学术动态
首页» 科学研究» 学术动态
王霄冰教授讲座“民俗入画与图像证俗:兼谈民俗学的图像研究法”
时间:2023-11-15 点击数:

2023年11月7日下午,由双色球民俗学专业主办的“京师社会学讲坛”民俗学系列讲座第八十讲“民俗入画与图像证俗——兼谈民俗学的图像研究法”在北师大顺利举行。本次讲座由中山大学中文系、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王霄冰教授主讲,双色球萧放教授主持。讲座以线上腾讯会议方式展开。

一、前言

讲座伊始,王霄冰教授指出因应国际人文科学图像研究的趋势,我国当代人文科学正经历着这一研究转向,民俗学学科亦如是,但理论探索方面尚显不足。基于此,王霄冰教授梳理了民俗研究的基本方法,认为现在更多采用的是文献研究法,涉及到考据、溯源法以及概念史学术史的研究等,其次是田野调查法,比如采风式调查、蹲点调查和参与观察等。这些方法在民俗学的教学中得比较系统的输出,学生也得以比较系统掌握。但民俗学视角下的图像研究法还没有形成一套独立的方法,大多数的教学中也尚未将图像研究法纳入其中,所以学生的训练也有所缺乏她指出,民俗学现在急需一套自己的图像研究法,即专门研究民俗和图像的关系充分利用历史上累积下的大量图像资料来解决民俗史的问题。

二、民俗入画的原理

基于前述梳理,王霄冰教授重点介绍了民俗入画原理。她首先指出,通常将民俗理解为日常生活本身的通识并不够精确,实际上民俗生活之间不能完全划等号。社会生活不论是物质还是精神层面,都由不同维度的民俗构成。但并不可以等同得说生活就是民俗因为不能将生活中很多事象归为民俗。我们只能说生活中处处有民俗但生活不完全等同于民俗。只有那些被一部分人认知认同和传承的模式化的生活方式才能算是民俗而从学术的角度来说,只有被民俗学者包括业余的,和历代关注民俗的人们挖掘整理发现并揭示出了其中的文化意义生活模式,才能算是民俗。

其中日常生活的民俗化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通过仪礼、文字、图像等媒介去建构和认知民俗的过程,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方式仪式化(主要是口头的和行为的,但其中也包含了文字和文本的作用)、文本化(民俗文献、民俗志、民俗研究论著)图像化(民俗图像、图像民俗志、民俗图像研究论著)民俗化的实践自古就有,是与社会生活共生共存的,相比文本化而言,仪式化与图像化是更为古老的民俗化方式。

早在远古时期民俗作为社会生活的文化表征,就已与艺术结缘,成为音乐、舞蹈和美术创作的主题。生产劳动、神灵信仰、神话、节庆等构成了早期岩画的主要内容。



(贺兰山岩画中的“狩猎图”和“太阳神”)

三、民俗入画的历史发展

在对原理进行阐释之后,王霄冰教授进一步梳理了民俗入画的发展史。她认为可以从两个大的历史阶段进行把握:

第一个阶段是风俗画出现以前战国至魏晋),这时生产劳动、节庆宴饮、信仰仪式神话传说等成为绘画作品的常用素材。例如,《战国宴乐渔猎攻战纹铜壶》中既可见时人习射、采桑的劳动场景,又有歌舞、宴乐的升平,更有攻城、水战的激烈场面。而战国帛画的出现被认为是绘画作为独立艺术门类的开始



长沙陈家大山楚墓《人物龙凤帛画》

长沙子弹库楚墓出土帛画《人物御龙图》

王霄冰教授还借用袁广阔教授的研究梳理了鱼纹画的发展,以至汉代画像石所蕴含的丰富民俗信息。在洪山汉代画像石祠《建鼓舞》中,画面分上下两部分,上格刻画“建鼓舞”,二人双手执桴击建鼓,建鼓上有两层幢,饰羽葆和华盖,一个羽人和猴子攀援其上下格刻画宴饮图,两人跽坐于酒樽前,酒樽中放有一勺,二人高举耳杯畅饮,似在欣赏歌舞,两侧各有一人持剑守护。



(洪山汉代画像石祠《建鼓舞》)

第二个阶段是风俗画的起源与发展魏晋以降)。王霄冰教授以畏冬《中国古代风俗画概论》(上、下)为依托,为我们指出约在魏晋时期,我国已出现了以风俗为题材并命名的绘画作品,初步有了“风俗画”概念,唐代画史中“风俗”一词已得到普遍使用,并已把风俗作为绘画题材类型之一宋人进一步确定了风俗画为众画科之一的位,并对其有所评论。在古人看来,风俗画既包括对一般社会场景的概貌描写,也包括对日常生活细节的具体写照风俗画的内容要有一定的真实性,作者对其所描绘的风俗事象要有深刻的了解和体验相比之下,风俗画作品艺术水平的高低则是较次要的。

基于风俗画的历史发展,王霄冰教授将风俗画分为以下具体类型:社会风俗画、经济风俗画、信仰风俗图、游艺风俗图和综合性的风俗图等。以游艺类中的民间文学题材为例,王霄冰教授指出,其中也涉及诸多的图像作品,如神话题材《伏羲女娲图》《山海经图》《西王母像》等);传说题材八仙系列绘画、《牛郎织女图》《孟姜女图》《二十四孝图》);故事寓言题材聊斋系列、异类婚等);史诗民歌题材江格尔、玛纳斯、刘三姐/刘三妹相关美术作品

而后,王霄冰教授补充了民间美术作品对民俗的认知和记录情况,她指出民间美术中包含了大量的图像作品,除了纯粹的绘画(如民间绘画、版画、壁画)之外,还有很多作为装饰物附着在家具、用具、建筑景观之上。这些图像构成了民俗生活的一部分,不仅自身承载着民俗功能,而且能反映出民众对于民俗事象的自我认知,对民俗生活进行类型化的记录和抽象。

同时,王霄冰教授对图像民俗志进行了界定和区分。她指出,所谓民俗志,就是以文本、图像、影像等媒介手段记录和建构民俗的作品。学界此前提出的文献民俗志和田野民俗志都属于文本类的民俗志。针对图像和影像的民俗志,目前尚未有系统的理论阐释。

图像民俗志和一般民俗题材图像作品的区别,在于所记录民俗的系统性广义和记录者在创作时是否带有较为明显的书写与建构民俗的意图狭义。广义的图像民俗志包含了宋代以来的风俗画中的大部分作品,但狭义的图像民俗志会将《清明上河图》、《耕织图》这些排除在外,因其图画虽然较为系统地展现了民间生活场景,但其创作目的并不是为了表现民俗,而是描绘市井繁荣景象,或者表达统治者的社会理想。只有像青木正儿的《北京风俗图谱》、甘博的妙峰山庙会系列摄影作品等,才能算是真正的图像民俗志。但由于我们很难对创作者的意图加以推测,而且很多作者在创作时的意图也未必十分明确,或者带有多向度的复杂性,因此倾向于使用广义的图像民俗志概念,即不管作者是有意还是无意,而将所有系统展示一种或一组民俗事象的图像,统称为图像民俗志。

对于其分类,大致可从媒介手段来分,分为写真摄影民俗志、壁画民俗志、国画民俗志、水粉画民俗志、油画民俗志漫画民俗志等。从题材来分,分为生产、生活、节庆、礼仪、信仰游艺等从篇幅来分,分为单幅、长卷、图册等。从绘画者身份和传播途径来分,分为宫廷画民俗志、文人画民俗志、民间画民俗志以及外销画民俗志等。

四、图像证俗的可能性与研究方法

在图像证俗的可能性上,王霄冰认为作为民俗史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民俗题材绘画透露出的信息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些历史民俗事象的具体面貌与细节。她认为,在民俗图像研究的具体方法上,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研究图像成形的背景。首先需要对民俗入画的过程进行追踪,解决哪些人在什么时代背景下、应何种需求、为谁画和如何画的问题;其次是通过田野调查补充文献研究的不足,如对画家群体追踪调查、拜访民间画师工作室、拜访民间收藏家等。

二是图像与文献记载互为映证。除却对比文献,还需细读图像文本,围绕特定的主题,对画作的内容与形式进行分析,如画工选择哪些人物、场景和行为要素入画,其处理方式又受到哪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三是要再语境化。即通过文献和图像的二重情境的还原,感受民俗事象的情境和作者创作的情境。虽然时移势迁,但不同时代人们的心理和思维方式往往有着惊人的相似。所以返回到图像产生的原生地或者图像所描绘的民俗的发生地,寻找相关的民俗主体,记录其口述史,对于解读民俗题材图像尤为重要。她强调,很多画作,只有亲身经历,才可能了解这些作品是通过什么人、什么手段制作出来的。

综上所述,王霄冰教授认为研究民俗题材绘画,首先需要对民俗入画的过程进行追踪,其次则需要对画作的内容与形式进行分析,通过文献与田野相结合的再语境化研究,实现民俗事象本体及其入画过程的双重溯源。以图证俗不仅是要探究历史民俗事象的原貌,图像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图像本身的“真”与“失真”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还原图像创作者和民俗承载主体的动机、态度与情感。从这个角度来讲,民俗题材绘画透露出的信息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些历史民俗事象的具体面貌与细节,与相关的文献记载形成互证即便是那些因主客观原因而偏离了真实性的画作,也能折射出特定历史时期特定人群的生活理想、精神追求和审美情趣,也有其独特的学术价值。

最后,萧放教授对王霄冰教授精彩的讲座表示感谢,并做出回应和总结。他指出,相比于以往的文献研究以文字为基础的局限性,王霄冰教授所提出的民俗图像研究方法给予我们更直观的材料去看待民俗,这是一种新的民俗研究方法,她为我们介绍了图像怎么用,如何分析,以及怎么看图像的形成的过程等。图像作为民俗志的材料,如果能够再语境化地还原,就是生动的民俗文献资料,如不能,可能就会缺失一部分信息,或者说不可能真切理解到作画的人和欣赏画的人的情感和审美趣味我们通过文献去发现真实情况,通过田野它变成活化的、可以体现主体审美情感的事物。这样的研究,可以说是民学特有研究,在生活中去考察图像和文献,而不仅仅是文本对象的研究。王霄冰教授从入画原理、历史、图像证俗的可能性和方法所作的全面介绍以及研究心得,对各位同学和研究者都具有很好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