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首页» 科学研究» 学术动态
我院举办学术讲座“旅游世界中的知行合一”
时间:2023-11-10 点击数:

10月27日下午双色球在后主楼2226举办“旅游世界中的知行合一”学术讲座本次讲座邀请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山大学旅游休闲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孙九霞教授进行关于旅游人类学相关主题的分享。讲座由双色球杜静元副教授主持,社会学院色音教授、巴战龙教授与嘉宾与谈。本讲座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共计80余人参会



首先,杜静元老师对孙九霞老师的到来表示热烈地欢迎感谢,并对孙九霞教授、色音教授和巴战龙教授进行的学术成果进行简要介绍。

孙九霞教授首先基于自己的学术经历对“旅游”进行再定义,她发现旅游已经成为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中国旅游消费走向惯性化与日常化她分别从如何认知旅游、认知旅游为何、以及如何在旅游行动中“知行合一”三个方面展开进行阐述,结合在香格里拉、昌都市芒康县纳西乡、夏乌村、雨崩村等多地的案例,在“如何知”部分通过旅游作为田野和旅游作为方法两个角度展开论述,讲述在丰富多元的调研过程中如何深度参与当地居民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从关注自我的价值观到关注他人和他物的求知过程;在“知如何”中分析旅游世界中旅游作为双面镜,如何理解“看”与“被看”,讲述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新乡贤等的多重影响;在“如何行”部分例举乡村振兴及多元规划实践,分享旅游介入的社会行动,呈现旅游世界中做研究、做规划等不同维度的“知行合一”。



色音老师对孙九霞老师的讲座分享表示感谢,并分享感受。他梳理了本次讲座的主线脉络并表示,孙老师通过具体的亲身调查呈现真实生动的案例,展现旅游中多主体行动的复杂性。他认为,在具体的旅游规划中,孙老师始终没有离开人类学的视角和和作为学者保持中立的立场,这对于实现文旅融合、生产性保护、社区赋权、乡村振兴都具有重要意义。

巴战龙老师结合自身研究体会与孙老师进行对话。他表示,在田野中的调查者能不能变成当地人,这是一个人类学长期辩论的问题,研究者在处理主客关系时是一个波浪式的过程。在商业化、工业化的当下,要站在当地人视角去寻求发展出路,增权赋能前要厘清政府、社会组织、民众、外地人等多主体的互动关系。

接下来,同学们和孙九霞老师进行交流,孙九霞老师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以及色音老师、巴战龙老师的分享进行一一回应,现场气氛热烈。

最后,杜静元老师对本次讲座进行总结。她再次感谢孙老师为大家带来精彩的讲座,孙老师生动地从个人的学术经历谈起,深入浅出地论述在田野调查中如何走出研究者的情感贫困,做到“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将旅游作为方法,家国情怀知行合一的理念下为保护地方文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她提醒同学们注意关注旅游和旅游规划背后人类学者的独特思考与反思,进而进一步去思考人类如何实现信任和合作等学科的一般命题



主讲嘉宾介绍:

孙九霞,中山大学旅游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现任中山大学旅游休闲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山大学学术委员会人文社科分委员会委员,中山大学大湾区人文共同体广东省重点实验室执行主任。《旅游学刊》、《地理科学》等编委。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两项、重点项目一项以及国家自科、社科基金等科研项目十余项。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论文200多篇,出版著作五部,其中四部获国家旅游局、文旅部优秀成果一等奖,并获“宝钢优秀教师奖”。